fbpx
占星术有科学依据吗? Does Astrology Have Any Scientific Basis?

占星术有科学依据吗? Does Astrology Have Any Scientific Basis?

我知道在我有生之年,现代科学是没有办法证明占星学的科学性的,所以我打算只破不立,谈谈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办法证明占星学,但占星学却依然有其巨大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整体性与片面性

物质科学研究是以数据收集为前提的理性研究,如果说这种研究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研究对象,是片面的。因为首先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量化,譬如创造力,爱等;其次,物质科学不能满足人的深层需求,虽然它能带来生理上的方便和舒适,譬如高速铁路,电脑,电话等,但对满足灵魂和内心的需求是缺乏的;再次,世界文明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与自然界脱离,这种现象导致了人类对宇宙整体性的不认同,这反映在,譬如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是人类缺乏对整个生态体系的了解所造成的。

进化占星学 astrology evolutionary

现代人对整体性的不认同,也造成了对占星学的不信赖,因为占星学是研究人如何与宇宙,大自然的规律结为一体,如何顺势而为,以得到更好的成长。最古老的智慧一定要用现代科学来证明才算成立吗?就好比西方科学没有办法完全证明中医理论,这样就能说明中医无效吗?

先天与后天

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Attachment)是目前研究儿童心理成长领域最流行的理论之一,大概的意思是,儿童与照料者之间的连接与相处模式是小孩日后行为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0-5岁的小孩,当他们从照料者身上得到足够的关爱时,他们就越勇于去开拓与认识这个世界;反之,他们会越缺乏安全感,试着回避这个世界。这种模式会延续到个体成年以后。这也是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后天(nurture)培养,即人的生长环境 对人成长起决定性的作用。

但现实同时也呈现了另外一种情况,据观察,有的小孩天生就比较活跃,总爱活奔乱跳,有的小孩天生比较腼腆,比较慢热;有的比较固执,有的比较灵活。这是荣格(Carl Jung)所提出的性格(Temperament)理论,就是每个小孩天生就带着自己独特的个性进如这个世界。他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与这个世界互动。这就是天生(Nature)的概念,想必拥有两个小孩以上的父母最清楚我在说什么。

这个天生的概念没有办法用现代科学去证明,但它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天生与后天培养的争论也尚无定论。从占星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的本命盘都反应了其与生具来独有的特质,同时占星学也是研究人的生命轨迹和生命周期的,后天的发展所存在的挑战与机遇也是可以从星盘上看出来的。

进化占星学 astrology evolutionary 量子物理 quantum theory

量子物理学对传统研究对象的挑战

做科学研究,必定有研究对象。要准确的测量研究对象的假设前提是研究对象必须恒定不变,我们才可以获得准确的数据。但是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人们试图研究构成所有事物的最小单位,譬如原子,电子,却发现不可能,因为它们都太轻了,这些颗粒时刻都在在移位,连最小,最轻的侧量器也没有办法对其进行测量,测量器刚一发现它们,它们就又跑了。这证明了被研究的对象不能恒定不变和不受观察者的影响。换句话说,在这种前提下,对研究对象的研究是不完全准确的。这打破了传统物理的二元分论,即观察对象不能独立于观察者而存在。观察对象和观察者是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的观念在不同的哲学与宗教里都有所体现,比如道教提倡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佛教里的“无我”,印度教里的“超凡知识(Paravidya)”等。虽然我不清楚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但是用目前的研究方式绝对是不能全面研究与证明占星学的。

总的来说,过往的数十年里面,占星学之所以会在科学和学术圈子里变得恶名昭彰,就是因为大部分的占星家都着眼于事件的预测,而非个人的内在生活。把占星学用于自我成长及实现的一项工具才是现代占星学要走的方向.

冥想,也许坐着就真能解决问题

冥想,也许坐着就真能解决问题

记得在和一位朋友聊天的时候,她问我:“冥想?你是说坐着就能解决问题吗?”。

我当时笑了笑,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我的这位朋友的提问也反映了大部分人对冥想的一些误解。

其实冥想的种类有许多,不一定只是坐着;其次,冥想是管理我们思维的一种方法,当我们在做冥想练习时,看似什么也没做,其实我们大脑的某些构造已经因为冥想而产生了变化,我们思维模式,觉知及感受也相应的产生了变化。

冥想在美国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心理治疗中,特别是针对由创伤所引发的心理健康疾病,其中包括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同时,冥想在治疗焦虑,抑郁,成瘾,强迫及冲动控制领域也有显著疗效。

美国老兵协会近年来开始在老兵创伤治疗中加入冥想练习,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冥想起到了大大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的多项相关病征。美国一些大型的创伤治疗研究中心也开始为心理治疗师开设针对创伤的冥想培训项目,以便为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Steinberg & Eisner, 2015)。

冥想 meditation kundalini yoga 昆达利尼瑜伽 脑神经科学

什么是冥想

冥想是管理与训练我们思维的一种方法。按照注意力集中点的不同,我们可以大致把冥想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聚焦冥想(Focus Attention Meditation),练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一的客观对象上(object), 像呼吸,唱诵,意境,身体的某部分等。譬如,挫火瑜伽里的冥想就属于此类别。随着练习者的进步,他的注意力会变得集中和稳定,变得不易分心。

第二类是开放冥想(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练习者以开放,不判断,不执着的态度去观察周周的事物和自己的身心(思想,感觉,记忆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练习者意识达到完全放空的状态,因此就不会轻易掉入各种就有的惯性反应中。我们所熟悉的正念就属于这一大类。

冥想在创伤治疗中的运用

心理学家Bruce Perry按大脑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大脑功能的复杂性把大脑分为了四个等级。它们是脑干,间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

脑干的等级最低,皮层的等级最高。最低,结构最简单的地区调解基本职能,发育得早些。最高,最复杂的结构调解复杂的功能,发育得晚些。因为脑干负责调节呼吸作用,心跳,血压等,并且 脑干还控制着我们身体本能的自我防御机制(automatic survival function),所以其发育得最早。大脑皮层主导逻辑,语言,风险评估,注意力等高级功能,要到20岁左右才发育完整。

在“从脑结构来理解创伤“这篇文章中,我提到了“脑干的良好运作对大脑皮层的发育至关重要”。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他的的脑干是严重受损的,对其的治疗运用谈话治疗是很难起作用的,因为其主管的是生存,而不是逻辑。

Bruce Perry指出对这部分的神经系统提供重复性(repetitive activity)和有节奏(pattern)的活动,都可以治疗和加强其功能。一些重复的,有节奏的体感活动(somatosensory activities) 包或舞蹈,呼吸,冥想,瑜伽等。这些活动可以大大减少焦虑,冲动,和其他由创伤带来的症状(Waechter, & Wekerle 2014)。

此外,有研究证明,连续8周练习冥想的正常人,其杏仁核的脑细胞体积明显变小,从而恐惧,压力,焦虑等也大大减缓;其海马体皮层厚度会增加,从而学习能力,记忆,创造力也相应增加 (Holzel, Carmody, Vangel, Congleton, Yerramsetti, Gard,& Lazar,2011)。

冥想通过改变大脑结构,而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觉知,与感受,从而提升了我们的心理健康。所以即使你没有创伤和其他心理疾病,练习冥想也会为你带来许多好处。

冥想 meditation kundalini yoga 昆达利尼瑜伽 脑神经科学

如何培养冥想的习惯

提到冥想,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没有时间。首先我个人觉得,冥想恰恰是我们每天留给自己的时间。89岁,眼睛几乎失明的星云大师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到这么大岁数还到处奔波弘法,累不累?大师回答说:“忙也是一种修炼,忙可以成就许多事。人忙心不忙,只要心安详,体力上的消耗,休息一下子就恢复了。心养好了,无事不办。”

其实,只要我们吃饭时吃饭,开会时开会,我们就每时每刻都在冥想的状态当中。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是吃饭时想着吃饭后去哪,并没有仔细体会饭菜的味道;开会时我们的思绪又在担心等会儿给老板的报告上。这就是“心忙”,一天下来,我们的心又怎么会不累呢?

每天的冥想练习,就是我们训练和管理自己心绪,思维的时间,是训练把心留给自己的时间。只要我们每天空出一点点时间来打坐,散步,深呼吸,唱诵或练习其他任何的冥想方法,慢慢的我们在处理其它日常事务上就会越来越专注与轻松了。

选择适合自己的冥想很重要,这样才有助于培养成习惯。有的人在安静的状况下比较容易进入状态,走路,呼吸,静坐等冥想方式可能比较适合他们;有的人比较容易分心,唱诵,肢体的移动,有老师/音乐带领的冥想会更容易让他们进入状态。我的建议是,先去体验一下各种不同的冥想方式,找到自己喜欢的才深入练习。

冥想是没有时间与地点限制的,只要你愿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冥想。当然,特定的环境和时间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进入状态,并且有助于你养成冥想的好习惯。譬如建立你的冥想“空间”。空间不需要很大,很隆重。 只要可以放一个你喜欢的坐垫;或一根漂亮的蜡烛;或一副启发你的画像;或一本你喜欢的书等等,就可以了。这样当你每天都回到同一个地方做冥想练习时,你的心情都是舒畅的。

冥想 meditation kundalini yoga 昆达利尼瑜伽 脑神经科学

其次,把冥想和你的生活规律连在一块,譬如把冥想放在吃早餐之前,下班回来以后,或每天睡觉前等将有助于习惯的养成。冥想前不建议吃太饱,血液囤积在消化系统,精神比较难集中。冥想前做一些针对颈部和背部的伸展运动或瑜伽姿势将有助于放松肌肉,增加血液循环,让你在冥想中更容易集中精神,进入状态。同时,冥想完成后,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让自己完全放松,喝杯热茶,吃块小点心,或单纯的躺一块儿。我们的意识会重新与我们的身体连接以展开新的工作。回到刚开始朋友问我的话:“冥想?你是说坐着就能解决问题吗?”。我觉得冥想可以帮助你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就像多米洛骨牌效应,如果你已经知道你推动的第一张牌会导致之后一系列的效应时,也许在选择做与不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变得更睿智,有的时候不作为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从这点上讲,“坐着”还真能解决问题。
References:
Hölzel BK1, Carmody J, Vangel M, Congleton C, Yerramsetti SM, Gard T,& Lazar   SW.(2011). Mindfulness practice leads to increases in regional brain gray matter density. Psychiatry Res, 191(1):36-43.
Perry, B. D. (2009). Examining child maltreatment through a neurodevelopmental lens: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neurosequential model of therapeutics. Journal Of Loss & Trauma, 14(4), 240-255.
Steinberg, C. A., & Eisner, D. A. (2015).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for veteran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Consultation And Therapy, (4), 11.
Van der Kolk, B. (2005). Developmental trauma disorder: Towards a rational diagnosis for children with complex trauma histories. Psychiatric Annals, 35,401-408.
Waechter, R. , & Wekerle, C. (2014). Promoting Resilience Among Maltreated Youth Using Meditation, Yoga, Tai Chi and Qigong: A Scoping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32(1), 17-31.
从脑结构来理解创伤

从脑结构来理解创伤

什么是创伤?

美国心理学家Bessel Van der Kolk是这样定义创伤的:创伤是人在经历或见证各种灾难事件后,失去正面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威胁、灾难的能力。创伤事件对人的生理,情感,认知和记忆都产生着深刻和持久的变化,同时也剪断了这四者间的相互连接。 创伤可分为一次性创伤和持续重复性创伤。一次性创伤包括严重意外事故(车祸,被打劫等),自然或人为灾害(地震,海啸等),恐怖袭击等。持续重复性创伤包括长期遭受性虐待,身体虐待(殴打),精神虐待(言语伤害,控制),重大疾病,战争等。无论是一次性创伤或者是持续重复性创伤都有可能对幸存者和目击者造成精神和肉体的严重损害。

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并不是所有的创伤经历都会导致创伤反应(trauma response)或和创伤有关的病症或诊断。 在创伤发生后,人们会变得焦虑,不安,还会做噩梦,这都是对创伤事件的正常反应,大部分人在自己和家人的帮助下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和调适,慢慢回到正常生活当中。 但有一小部分人会出现一些和创伤有关的心理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病症叫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描述包括:1.以噩梦,侵入记忆(intrusive memories),创伤事件的零碎画面(flashback)重新经历创伤。2.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人,事,物,地方与情景。3.消极的想法和感受,譬如不相信身边的人,对周照的事情提不起兴趣,自我责备等。4.过度觉醒(arousal)和过度反应(reactivity), 譬如情绪急躁,攻击性强,鲁莽冲动,过度警觉,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以上病症要持续至少一个月以上才可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造成了“短路”的大脑 根据神经学家Joseph LeDoux 对大脑处理情感的研究结果显示,大脑有两个情绪处理系统,高路(High road)和低路(Low road)。这两个情绪处理系统对我们的当下生存能力尤为重要。 当危险信号从外界进入我们的大脑时,它会首先进入低路。低路里有一个名为杏仁核(amygdala)的组织,这个杏仁核的作用是让身体进入紧绷的警报状态,以备作出紧急反应,就是著名的战斗或逃跑(fight or flight)反应机制。该途径是无意识的,不包含上下文信息。它的速度很快,但牺牲了细节 。 接着,危险信号会进入高路——皮层(感觉皮层,前额叶皮层和内侧颞叶存储器系统)。皮层的主要功能是对危险信号进行评估和分析,然后再把信息传回到杏仁核来确定到底危险信号对我们有没有威胁,如果没有威胁,杏仁核会发出让我们身体放松的信号  (Brendtro, 2015)。

打个比方,某天你在动物园游逛时,余光突然觉察有一只老虎正向你走来,你的身体会本能的进入紧绷状态,额头冒汗,心开始蹦蹦直跳(危险信号到了杏仁核)。你正想着逃离现场,下一秒却意识到老虎其实是被关在笼子里了(危险信号走到了皮层),你意识到那只是虚惊一场,你松了一口气,身体也放松了,你决定继续游逛。 健康人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人群的区别是,健康人群接到危险信号后,信号进入低路后,可以再进入高路进行分析来确定是否真的有危险,最后身体可以做出正确的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人群的信号会卡在低路里,没办法进入高路进行分析,他们的身体会一直处在紧急反应状态,譬如心跳加速,无法呼吸,慌张,瘫痪等。 在前面提到的例子当中,假设你过去确实曾经被老虎追过并差点丧命(创伤事件),并且没有从创伤事件中恢复过来。当你在公园里再次看到老虎时,你就有可能立刻进入到瘫痪状态,脑袋一片空白(皮层没有办法对危险信号作出合理分析),所以你也没有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假威胁变成了真威胁。  
 
有创伤后应激的人群,生存是他们核心(Saxe, Ellis, & Kaplow  2007)。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触发创伤回忆的机关,譬如听到一首车祸时放的歌,闻到和凶手衣服相似的气味,做了一个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噩梦,都可能让受害者进入失控状态,仿佛又回到了案发现场,因为我们的信息再次卡在了低路里。 而且,创伤还会严重地影响了脑干的内部秩序。脑干,又称生存大脑,负责调节呼吸作用,心跳,血压等,是我们得以维持生命的重要部分。脑干还控制着我们身体本能的自我防御机制(automatic survival function)。为了最有效地发挥高级功能,如语言,社会情感交流,创新等,支持人体基本需求的功能网络必须处于良好状态当中。 然而,创伤干扰了脑干的内部秩序,使人们产生焦虑、冲动和失调等症状。人们在这样的状态下是很难去参与社会技能的发展,自尊心的培养,各种创作培训等活动,并从中收益的。
Reference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0). DSM-5
Brendtro, L. K. (2015). Our resilient brain: Nature’s most complex creation. Reclaiming Children & Youth, 24(2), 41-49.
MacKinnon, L.(2012). The neurosequential model of therapeutics: an interview with Bruce Perry. Australian & NewZealand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3(3), 210-218.
Perry, B. D. (2009). Examining child maltreatment through a neurodevelopmental lens: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neurosequential model of therapeutics. Journal Of Loss & Trauma, 14(4), 240-255. Dealing with the Effects of Trauma-A Self-Help Guide SAMHSA   http://www.samhsa.gov
Saxe, G. N., Ellis, B. H., & Kaplow, J. B. (2007). Collaborative treatment of traumatized   children  and teens [electronic resource] : the trauma systems therapy approach / Glenn N. Saxe, B. Heidi Ellis, Julie B. Kaplow. New York : Guilford Press, [2007].
Van der Kolk, B. A. (2014). 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 brain, mind, and body in the healing of trauma. New York : Viking, [2014].

Pin It on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