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大脑1–大脑基本结构 Our Magical Brain Part 1
紧张为什么会导致考试失常?青少年为什么做事比较冲动?临危之际我们是如何脱险的?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神奇的大脑吧!
大脑各组织的发育和构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出生前就开始了,并持续到成年。 简单的神经连接首先形成,然后是更复杂的链接的形成。 在生命的头几年,大脑每秒钟有超过100万个新的神经连接形成。 经过这段快速扩散期之后,大脑通过一个称为“修剪“的过程来减少连接,不常用的连接就会逐渐消失,从而使脑电路变得更加高效。这也是为什么像朗朗这样的大钢琴家也要每天坚持练琴,如果不练的话,链接就会消失掉。
物种进化需要时间
物种进化是缓慢的。在人类出现的这200-300万年间, 人类的首要目标是生存。我们的祖先通过游牧迁移,合作狩猎和觅食来维持生存。在这200-300万年间,99%的时间里,我们都没有所谓的语言文字,汽车,电力等等。这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我们的大脑的链接是以生存为目的的。
大脑的基本结构
大脑的发展是有分级的。美国著名的神经科医生Bruce Perry把大脑从简单到复杂分为了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脑干,间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每个部分调节不同的功能,较低,结构较简单的部分调解基本职能,发育得早些。较高,结构较复杂的部分调解较复杂的功能,发育的晚些。
大脑的四个部分为:
脑干(Brain Stem), 又称生存大脑(Survival Brain),负责调节呼吸作用,心跳,血压等,和抵御威胁。是我们得以维持生命的重要部分。
间脑(Diencephalon)负责神经传导,譬如调节我们四肢运动等。
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和情感调节密切相关。边缘系统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叫杏仁核 (Amygdala),它是我们的危险探测器,和我们的恐惧情感相关。杏仁核一旦探测到危险信号,我们的身心就会马上进入应急状态,准备好作出“作战”或“逃跑”的决定。
大脑皮层 (Neocortex) 大概有100到140亿的神经元,主导逻辑,语言,风险评估,注意力等高级功能,到20岁左右才发育完整。
大脑结构的初级功能,像脑干,间脑功能的的正常运作是高级功能,像大脑皮层功能的正常运作的基础.所以一个过于焦虑,冲动和有压力的人是很难参与社会技能的锻炼,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培养,或和他人进行正常交流等。
心理健康认知的五个常见误区 5 Common Misconceptions about Mental Health
身体健康出问题,要看医生;心理健康出问题也一样,我们也要寻求帮助。 但我也明白,我们的文化,历史,社会(包括东西方)和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自我认知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比较健康,安全和正面的环境,让我们可以感到安全和自在的去谈论自己的心情,大多数人都选择避而不谈,报喜不报忧等等。 可是心理健康又是如此的重要,怎么可以不谈!! 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们对心理健康认知的5个误区。
冥想,也许坐着就真能解决问题
记得在和一位朋友聊天的时候,她问我:“冥想?你是说坐着就能解决问题吗?”。
我当时笑了笑,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我的这位朋友的提问也反映了大部分人对冥想的一些误解。
其实冥想的种类有许多,不一定只是坐着;其次,冥想是管理我们思维的一种方法,当我们在做冥想练习时,看似什么也没做,其实我们大脑的某些构造已经因为冥想而产生了变化,我们思维模式,觉知及感受也相应的产生了变化。
冥想在美国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心理治疗中,特别是针对由创伤所引发的心理健康疾病,其中包括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同时,冥想在治疗焦虑,抑郁,成瘾,强迫及冲动控制领域也有显著疗效。
美国老兵协会近年来开始在老兵创伤治疗中加入冥想练习,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冥想起到了大大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的多项相关病征。美国一些大型的创伤治疗研究中心也开始为心理治疗师开设针对创伤的冥想培训项目,以便为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Steinberg & Eisner, 2015)。
什么是冥想
冥想是管理与训练我们思维的一种方法。按照注意力集中点的不同,我们可以大致把冥想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聚焦冥想(Focus Attention Meditation),练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一的客观对象上(object), 像呼吸,唱诵,意境,身体的某部分等。譬如,挫火瑜伽里的冥想就属于此类别。随着练习者的进步,他的注意力会变得集中和稳定,变得不易分心。
第二类是开放冥想(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练习者以开放,不判断,不执着的态度去观察周周的事物和自己的身心(思想,感觉,记忆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练习者意识达到完全放空的状态,因此就不会轻易掉入各种就有的惯性反应中。我们所熟悉的正念就属于这一大类。
冥想在创伤治疗中的运用
心理学家Bruce Perry按大脑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大脑功能的复杂性把大脑分为了四个等级。它们是脑干,间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
脑干的等级最低,皮层的等级最高。最低,结构最简单的地区调解基本职能,发育得早些。最高,最复杂的结构调解复杂的功能,发育得晚些。因为脑干负责调节呼吸作用,心跳,血压等,并且 脑干还控制着我们身体本能的自我防御机制(automatic survival function),所以其发育得最早。大脑皮层主导逻辑,语言,风险评估,注意力等高级功能,要到20岁左右才发育完整。
在“从脑结构来理解创伤“这篇文章中,我提到了“脑干的良好运作对大脑皮层的发育至关重要”。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他的的脑干是严重受损的,对其的治疗运用谈话治疗是很难起作用的,因为其主管的是生存,而不是逻辑。
Bruce Perry指出对这部分的神经系统提供重复性(repetitive activity)和有节奏(pattern)的活动,都可以治疗和加强其功能。一些重复的,有节奏的体感活动(somatosensory activities) 包或舞蹈,呼吸,冥想,瑜伽等。这些活动可以大大减少焦虑,冲动,和其他由创伤带来的症状(Waechter, & Wekerle 2014)。
此外,有研究证明,连续8周练习冥想的正常人,其杏仁核的脑细胞体积明显变小,从而恐惧,压力,焦虑等也大大减缓;其海马体皮层厚度会增加,从而学习能力,记忆,创造力也相应增加 (Holzel, Carmody, Vangel, Congleton, Yerramsetti, Gard,& Lazar,2011)。
冥想通过改变大脑结构,而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觉知,与感受,从而提升了我们的心理健康。所以即使你没有创伤和其他心理疾病,练习冥想也会为你带来许多好处。
如何培养冥想的习惯
提到冥想,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没有时间。首先我个人觉得,冥想恰恰是我们每天留给自己的时间。89岁,眼睛几乎失明的星云大师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到这么大岁数还到处奔波弘法,累不累?大师回答说:“忙也是一种修炼,忙可以成就许多事。人忙心不忙,只要心安详,体力上的消耗,休息一下子就恢复了。心养好了,无事不办。”
其实,只要我们吃饭时吃饭,开会时开会,我们就每时每刻都在冥想的状态当中。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是吃饭时想着吃饭后去哪,并没有仔细体会饭菜的味道;开会时我们的思绪又在担心等会儿给老板的报告上。这就是“心忙”,一天下来,我们的心又怎么会不累呢?
每天的冥想练习,就是我们训练和管理自己心绪,思维的时间,是训练把心留给自己的时间。只要我们每天空出一点点时间来打坐,散步,深呼吸,唱诵或练习其他任何的冥想方法,慢慢的我们在处理其它日常事务上就会越来越专注与轻松了。
选择适合自己的冥想很重要,这样才有助于培养成习惯。有的人在安静的状况下比较容易进入状态,走路,呼吸,静坐等冥想方式可能比较适合他们;有的人比较容易分心,唱诵,肢体的移动,有老师/音乐带领的冥想会更容易让他们进入状态。我的建议是,先去体验一下各种不同的冥想方式,找到自己喜欢的才深入练习。
冥想是没有时间与地点限制的,只要你愿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冥想。当然,特定的环境和时间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进入状态,并且有助于你养成冥想的好习惯。譬如建立你的冥想“空间”。空间不需要很大,很隆重。 只要可以放一个你喜欢的坐垫;或一根漂亮的蜡烛;或一副启发你的画像;或一本你喜欢的书等等,就可以了。这样当你每天都回到同一个地方做冥想练习时,你的心情都是舒畅的。